使徒行者系列電視劇 被譽為是為香港電視劇台
帶來了一連串光輝歷史的劇集
2014年開拍了第一部之後
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劇集畫面
而且也同時讓劇中幾位主角角色深入民心
既然得到了如此絕佳的迴響
緊接著三年後就連拍了續集
使徒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前傳
說了是前傳 第一部男女主角並未在第二部裡露面
很顯然 第二部的出現是為了第三部的伏筆
這樣才會有更多的角色出場
雖然很多人說 第二部不如第一部
但是我卻認為第二部其實也演活了很多個微小的角色
雖然是一部很普通的臥底電視劇
如果說到臥底電影 許多人想到的肯定會是‘無間道’
如果說到電視劇 可能會有人說到‘使徒行者’吧
畢竟第一部有了 卓sir 爆seed 釘姐 這幾位人物
我還是得說這幾位元老還是配得上成為這部劇集的始祖
第二部其實在我心裡 比第一部更講究與內心的觀後感
首先帶出了 天堂哥 正梅 樂少
然後就是我想說 ‘壞人’裡的 Scarlett Victor 也其實深入我心
我只是想說 第一部帶給觀眾的可能是最直接的衝擊感
呈現的也是非常直接的演繹手法與陣營觀感
這可能就是歸功於幾位主角的陣容分明與處理手段吧
接下來第二部的出現更著重在內心的戲劇演繹
好人陣營的天堂哥 與 壞人陣營的 Victor
其實在我心裡袁偉豪沒有陳豪演得好
不過在天堂哥的角色來說 他是適合出演的
不知道為什麼袁偉豪很適合演這種又忠又奸的角色(我就不說EU的事情了)
很多觀眾比較喜歡樂少的角色吧 因為他就是完全那種痞痞帥帥的
但如果說到內心演繹成分 我個人偏愛天堂哥
很多又一個三年過去了 使徒迎來了第三部
第二部為第三部埋下的伏筆實在是不勝枚舉
第三部馬國明演繹的Klein在我心中並沒有Victor演得好
純粹就是個人意見 因為我比較看好Victor演繹的內心戲碼
Klein更多的是表面就已經浮現的心機
但是不得不說 第三部比第二部帶來了非常多的 ‘突破’
我先採用 ‘突破’ 來形容 而並非是 ‘BUG’
原因是我更加欣賞使徒編劇帶給觀眾的突破 而並非吐糟
首先是使徒第三部打破常規套路的反轉劇情、身份交疊的複雜設定
開心的是爆seed回歸第三部 身份錯綜交錯的他 演技不容置疑
但沒了釘姐的襯托 我敢說確實略為遜色
再來就是第二部徐天堂正梅的愛情終於有了續集 雖未能走到最後
卻有了一定的交代 但還是得說我站在編劇那一邊的 因為正梅可不能拖到第四部吧
但是我最不滿意的莫過於沒有釘姐的出現 但卻一直cue她的出現
首先我十分明白為了第四部這種手段還是得用的 但也未免過於刻意了吧
這樣的伏筆雖然很引人入勝 但是太多就是一種多餘及刻意
可能也是對於現任這部的危險 因為無法完美交代好劇情
但是我還是會期待第四部的 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刻意cue的那一人
所以 等三年吧
使徒的故事源自於黑警與臥底的對決
警察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屬於 ‘白’ 的 但使徒的開始就帶出來了黑警這個存在
真是應驗了某些人認為的‘好人陣營裡也未必全是好人’
但同樣的 ‘壞人陣營裡也不全然是壞人’
這兩句話用在現今社會裡面 也真是太諷刺了
好在我自己的信念裡早就存在這種認知
我就不介紹劇情了 大家要看劇自己去網上看唄
這裡純粹分享及分析個人著重的部分與亮點
💬
第一部 - 友情歲月 永駐心中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裡
仿佛想不起再面對
流浪日子你在伴隨
有緣再聚
這是我在第一部裡最觸及真心的一幕
很多人說 第一部重點在於 ‘越難越愛’
主角們的感情戲固然是重點
但是對於我而言 是不夠刻骨銘心的
我從不聽所謂的 ‘很多人說’
自身最深刻的感受都取決於自己的體會
這一點是不會有錯的
回歸正題 這一幕所帶出的感受是多層次的
首先最先出來的就是義氣友情
雖身為臥底 但卻為了自己的兄弟預先想好了一切出路
為的就是不想以後親手把兄弟送入監獄
還記得當時臥底們心神領會地看了對方一眼
個中感受只有他們自己了解
再來更深層的領悟可能就是
原來這個世界裡找到的友情可以比自己的身份更加光明磊落
對於他們而言 可能他們真實身份的世界裡 也找不到這麼純粹的友情
這一點可能就得在第二部的天堂哥那裡更加著重的帶出來了
我不得不說 這些戲碼真的不能讓新人來演
老戲骨確實才能帶出真正的意思
他們再一次合唱的時候 竟然就是他們的兄弟臨終之時
其實這一幕是不會悲傷的 因為當時兄弟的感受是
他終於真真正正地做了一件值得讓他們都記住的事情
也終於保護了自己喜歡的人 唯一遺憾可能就是
不能繼續一起合唱了吧
💬
第一部 - 靈魂人物
其實我這裡要說的靈魂人物 是令我記憶深刻的人物
並不是群眾一致認同的劇中靈魂人物
我還是那一句 一般人喜歡的通常都入不了我的眼
首先在第一部裡我認為應該是 丁小嘉 釘姐
她最先讓我記住的是她的性格
她可能在很多人眼裡是個一直非常貪財 靠小聰明來化危為機的人
但其實我覺得她靠的並不是小聰明 而是自身的大智慧
她確實是這三部裡最能讓人記掛的女性UC
也可能因為她是主角 所以編劇是偏袒她了(雖然真是如此)
但是也並不是隨隨便便找個女演員就能帶出角色的真正精髓
前期的她 對於我來說 確實是有點浮誇了 感覺就是不夠沉穩
很快的來到了後期 經過了她母親們的死亡 就如瞬間成長了一大截
雖然後期她與男主角的關係變得非常不好 但是我更喜歡後期的她
果然就是苗子要經過了歲月天氣的摧殘 才會學會開得更加茂盛
也變得更加的引人入勝
💬
第一部 - 我願意替他犯罪
穿梭於黑白世界裡的他們 很多時候都會處在迷茫中
並且都是在沒有人知曉的情況下
如果沒有所謂堅定的信念 稍一不慎
就可能完全墜入自己根源的另一方
為了讓他能夠繼續好好當個真正的警察
身為他的臥底接收人 他唯有替他完成他不能做的事情
我當下看的時候 我沒有被感動
我是在看了第三部之後 我才感受到個中感動
也是感受到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信任感吧
💬
第二部 - 背叛 是最令人發指的
背叛是可想象的罪過中最令人發指的
何謂背叛
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
Scarlett在劇中帶出了背叛一個人之後的自我悔恨
她雖然是恨自己親手摧毀了一個淳樸村子的寧靜
但我相信 給她第二次機會 她還是會這麼做
原因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麼
可能有更好的方式來阻止 但是背叛無可避免
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
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
但認識自身的黑暗
可能就是處理他人黑暗的方式
前者說的可能就是劇中元老卓sir
後者可能就是意指徐天堂吧
天堂哥在第二部裡 被指遭受過二次背叛的孤獨者
他處理孤獨的方式 就是把內心感受全都隱藏在笑臉之後
我很欣賞他這種方式 我甚至希望自己也能如此
以往我認為內心情緒就算擺在臉上 我也無所畏懼的
但自從那件事之後 我顛覆自身的想法
我希望成為像徐天堂那樣 只因為悲傷太過於悲傷
💬
第二部 - 靈魂人物
徐天堂在完成警察訓練後就立刻去當了臥底
第一次當臥底時 非常成功地打破了犯罪集團主腦
成功後就自然回到了原本自己一開始就該在的陣營裡
但是他回到警隊後 被同僚跟蹤 調查 只因為他當過臥底 恐他變節了
他當時被跟蹤時是非常雲淡風輕的 他還細心地為同僚遞上了紙巾(當下雨天)
但他的內心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背叛
他認為他當臥底的辛勞 在別人眼裡是一文不值的
這是我說的第一次背叛感
第二次就是當卓sir找到他了之後 觀察了他的表現
卻也是不信任地跟蹤了他
二次背叛後的他 沒辦法繼續當警察了 雖然最後依然沒有走了歪路
但是這裡所要呈現的 莫過於內心的孤獨及無人明白的感受
世界上如此孤獨的人又何止他一人呢
💬
第二部 - 金錢乃糞土 燃燒吧
第二部最讓大快人心的一幕
對我來說就是 當天堂和正梅燒錢的那一幕了
而且燒的還是美金!
所謂大快人心 不是說 開心的感覺
實則是一種安慰人心的一種說法
不過話說回來 黑錢也不可能收的下手
我作惡毫無目的
除作惡本身 罪醜陋 我卻愛它
不是愛墮落的對象
而是愛墮落的本身
💬
第三部 - 靈魂人物
第三部對我來說 沒有什麼值得提筆的高潮
雖然聽起來有點可惜 但是我卻對一人物有點在意
第一部出現的康道行 在劇集序幕時就去世了
第三部取而代之的是Madam G 章紀孜
黃智雯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女演員
我總覺得她非常適合演這個角色 感覺就是渾然天成
角色吸引我的不是演技 更多的是這人物的性格
她是一位華容道高手 同時她也是學者症候群及亞氏保加症患者
她不懂得理解常人的情感 總覺得一切常人的情緒都是多餘的
她永遠超強甚至超於常人的記憶力 處理事情總是一絲不苟
不過劇中她的經歷十分惹人憐憫
於年少時被父親打罵後習慣獨自待在電梯裏 因此長大後
在不開心或工作不順利的時候 她都選擇待在電梯中度過很長的時間
因而對升降機極有研究 甚至還為過升降機寫部落格
說她是怪人也不為過 因為她確實很怪 但我好喜歡她
甚至覺得她不懂得情感這個部分 很讓我感受到羨慕
而且她跟我一樣 很喜歡華容道 差別是她是高手我不是 呵呵
總而言之 黃智雯有演活這個角色 只不過這個角色 感覺撐不起總督察的位子
話說回來 還是要期待第四部的來臨
首先第三部埋下伏筆 第一部的釘姐會出現
如果第四部不出現 那麼我可以正式跟使徒說再見了
再來就是第三部出現的殷天俠 無論是在出場還是結尾
都成功地讓觀眾記住他留下的迷霧
身份不明 意圖不明 去向也不明
再來就是竟然能夠讓Laughing Gor回歸香港電視劇
對此我沒有期待 我只是在為廣大劇迷寫下而言
如果三年後我還有興致為使徒第四部寫的話
又或者說 三年後的第四部值得我寫文章的話
那 三年後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